【中央社 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七日電】
中國近期宣佈增加進口台灣水果等農產品項目,且強調零關稅,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章真表示,兩岸間農產品價格差距大,加上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台灣農民須了解水果蔬菜替代性很高,不能因為中國片面給予優惠,而增加種植的面積。
首屆國共經貿論壇閉幕式中,中國宣佈將適時派遣農產品採購團到台灣採購,並增加准許銷往中國大陸市場的台灣農產品。
陳章真在本期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出版的「全球台商e焦點」電子報中,針對「開放兩岸農產品進出口問題研究」提出看法。
陳章真表示,中國政府在2005年8月1日起,對台灣的芒果、鳳梨、釋迦、芭樂、木瓜等15種生鮮水果實施零關稅措施,由台灣11個縣市地方農會出具產地證明,加上農委會出具檢驗檢疫證明,中國大陸港口即讓台灣水果免關稅通關,且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和廈門5港口實施「綠色通道」快速通關措施。
據統計,近年台灣出口到中國農產品,以植物種子、種苗和活植物為最大宗,在生鮮與冷藏水果方面,主要是芒果、楊桃與蓮霧;台灣僅在2004年有極少量的生鮮冷藏蔬菜銷往中國大陸。
不過,自去年中國宣佈開放台灣水果零關稅登中銷售後,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農產品銷售品統計。
陳章真建議,由於兩岸農產品價格差距大,加上面對東南亞國家的競爭,及農產品保鮮等問題在短時間內不易解決;何況,目前海南、廣東等地都能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台灣所生產的水果,加上水果蔬菜的替代性原本就很高,台灣農民千萬不能因為中國給予水果產品零關稅的優惠,而增加種植面積。
陳章真認為,台灣銷往中國水果應比照銷往日本,訂位在高規格、高價位模式路線;將台灣水果直接銷往大城市超市與量販店,除縮短中間管道和運輸時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超市與量販店的顧客群才有購買高品質與高價位果品的能力。950417
- Apr 17 Mon 2006 19:34
台灣華經院:農產品登中問題多 農民勿擴大種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